EN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马村区:建设“一区两城三基地” 实现高水平发展走前列

发布时间:2025-04-28 13:54:20  来源:乐鱼leyu官网入口网址

  2024年,马村区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省委、市委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四个聚焦”,强力推进“三十工程”,加快建设“一区两城三基地”。

  这一年,马村区把拼经济贯穿全年,拼项目、拼创新、拼产业、拼服务、拼招商、拼位次,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好中向新。回望奋斗路,砥砺再前行。本报聚焦马村区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做法和成效,逐一进行解读。

  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抢抓机遇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健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工地,工人在检查调试设备。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金元 摄

  202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0%,高于2023年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5%,第二产业增长5.4%,第三产业增长4.4%,分别比2023年提升1个、0.8个、1.8个百分点。

  焦作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工人在检查设备试运行情况。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金元 摄

  2024年1月至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排名城区第二;固定资产投资提高9.6%,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提高67.9%,高于全市44个百分点。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6亿元,增速排名全市第一。6个项目入选市“三十工程”,2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1.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1%。

  “三个一批”项目投产达效率为100%,谋划储备重点争资项目65个、11个项目争取资金3.78亿元。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华山一条路”,深入实施“345”创新行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链群规模能级,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市“三十工程”——健康元高端原料药加紧建设。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金元 摄

  深度融入“两城一谷”,省医学科学院焦作基地挂牌运行。省深地材料重点实验室落户马村区,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突破”。

  鑫恒重工机械有限公司重型托辊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厂房紧张搭建。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金元 摄

  健康元生物医药研究院、原料药研究所和丽珠合成分析研发中心“三足鼎立”,发酵半合成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新增省级创新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均创历史新高。

  规上工业公司研发机构覆盖率均居城区第一,政企联动为健康元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369人。

  聚焦宏观政策大趋势,抢抓“两重”“两新”等重大机遇,分领域组建“上争”工作专班,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对接,累计争取国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中央预算内支持等政策5项、争取专精特新“小巨人”设备补助奖励等资金6亿元、争取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焦作基地等平台7项。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现场观摩在马村区进行。

  千业水泥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传统建材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金元 摄

  丽珠艾普拉唑、健风生物等5个主导产业项目建成投产,29个专利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和10个创新药加速投放,生物医药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千业新材料全省首个建成气膜储装运系统,千业水泥获评省智能工厂、省5G全连接工厂,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全市唯一,传统建材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

  中原(豫北)大宗物资综合物流枢纽项目入选全国首批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全省唯一,焦作东部现代物流枢纽加快打造。

  2024年1月至12月,“药、铝、材”总产值131.8亿元、同比增长10.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7.6%。

  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聚焦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推动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创新“一站式”集成惠企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崇飞 摄

  全面承接19项市级工业项目审批权限,健康元高端原料药项目实现“四证同发”“拿地即开工”,营商环境评价跻身全省城区第一方阵。

  全区市场主体突破8500户,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4家,规模以上企业增长率14.5%,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排名城区第一。

  经济技术开发区晋三星,亩均增加值58.29万元、亩均税收10.35万元、主导产业投资增速342.16%,均排名全市第一,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晋一星。

  全年新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128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预计完成57.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00万美元。博瑞堂、莱斯利铝业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明仁、聚君堂、碳六科技等项目进一步补链延链。

  坚持把客户服务作为头等大事,深化“一站式集成惠企服务”,匹配政策146项、处理问题68个、争取资金2.77亿元,经验在省委《工作交流》刊发。

  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均衡协调、融合共进的城乡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马村区河马仙果小镇果蔬大棚里,工作人员在进行管护。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金元 摄

  围绕“两重”精准发力,南水北调干渠左岸排水管网等4个项目争取国债资金7450万元,2个项目接受住建部调研,成果成效受到充分肯定。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乡村建设,完成7.65公里农村公路提质升级工程,完成1651户户厕改造、48个村污水治理工程,东孔庄村在全市率先实现村庄集中供暖。

  落实好“藏粮于技”战略,全区粮食种植培养面积超10万亩,总产量7.1万吨、超额完成市定目标。

  禾兴土地托管模式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一村一品”打造山亮线等沿河示范带,接续创建11个乡村建设示范村,连续两年获评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关切,增进民生福祉,发展社会事业,统筹发展与安全,全面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冯营街道东苑社区带领微网格员为辖区老人拆洗被褥。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蕊 摄

  全区新增就业6008人,全市首家发起“困境儿童营养支持计划”,首家建设学校公益停车场,“爱心之家”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入选全省社会救助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文化合作社“富养”群众精神生活。图为北孔庄村文化合作社内,合唱团在演唱。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蕊 摄

  普惠幼儿园占比92.3%、位居全省前列,实验学校荣获全市首批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集团荣誉。

  建成老年养护中心,“全链式”医养结合经验在全省观摩会上作典型发言,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全国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

  18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完成172.2%,靳作城中村改造项目顺利完工,完成亿祥美郡小区1266户居民正式用电设施改造,新增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5161户。

  树牢极限思维、防范化解风险,安全基础持续巩固,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蝉联河南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市、区)。

  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逐步的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微网格治理给辖区群众带来幸福感。图为在社区的“连心”小屋里,微网格员为老人洗头。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颖 摄

  坚持不懈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不断增强。

  持续夯实基层基础。以“月初干群连心会”为载体,实行“微网格+微治理+微服务”模式,创新实施“一会三微”基层治理,提升微网格精准化服务能力,解决民生问题6075个,惠及群众4.6万人次,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场会在马村区召开。

  深化“五星”支部建设,深入开展“百村争星、百村争先”行动。培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64人,培训党员群众5600余人次

  马村区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务实重干、勇毅前行,加快建设“一区两城三基地”,实现在全市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上走在前列。